找到相关内容196篇,用时3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略论印度佛教“说一切有部”的哲学特点

    、舌、身、意六类能认识对象的精神作用;  三、有法:指与上述“心法”的认识作用相应生起的其它心理作用。其中又分六类四十六种:  [1]大地法十种:指在任何认识活动中都必然伴有的心理现象,即:受(...的“心法”,也就是我们通常认识论中研究的范畴。  然而“有法”(简称“”)则有所不同。其中有在认识过程中对认识的正常进行起保证作用的心理条件,如“作意”,是发动认识主体产生摄取对象的功能;三...

    杜继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20865692.html
  • “我”的唯识观

    唯识学中,即称之为‘有法’,一一皆是唯识的显现而出。  我今复将你一一心,试藉唯识学来加以解说,即便可以深明‘我’的非实。  你无论於何时何地举心动虑,就必有如次几种心现起:  1 作意 ... 如上所说,可知一切的有法,皆不过是‘识’的变现,而实无有‘我’的存在。”  问者又道:  “我的心体心,虽云是识的变现,但是世间的一切万事万境,明明实有,‘有我’的道理,亦可例此而证实呢。” ...

    威音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15585586274.html
  • 佛教是纯理智的宗教

    科学还只限于明了物质的相貌,凡有关于的部分,仍非借重佛教的一盏慧灯,不足以破闇除迷。例如关于人身各种器官的感觉部分,就牵涉到的问题,由这种种感觉引起许多心理作用(百法明门论称之为有法),佛教对此研究得很精细,远非现在的心理学能企及。今假定我们听一个音乐家演奏某一个名曲,耳识就辨出它的旋律,意识随即分别出它的情调,由此引起许多,使我们感觉到优美悦耳,遂发生种种幻想,因而起爱好心,恋恋不舍...

    尤智表居士著

    科学|宗教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4/1155568833.html
  • 佛教是一门高级心理学

    过程以及行为的潜在因素,但却无法做到人格的改造,因为它有一定的范围限度。佛教能对人类心理有充分的了解,并提供对治方法。如《华严经》云:“了达三界依心有,十二因缘亦复然,生死皆由作,心若灭者生死尽。”...的恶因种子现行时,我们心烦意乱,六神无主,更造恶业,又成恶因种子;当过去种的善因种子现行时,我们明智朗,良心不昧,多做善业,善因种子回熏阿赖耶识。这是佛教唯识学理论的“种子起现行,现行熏种子”,藉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|心理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10/15474621653.html
  • 印度因明之 人物

    早期崇小非大,斥大乘为非佛说。后因其兄无著的劝导,改宗大乘,成为唯识理论的奠基者之一。从“唯识无境“的立场出发,把宇宙万有分为心法(精神现象)、有法的随属现象或作用)、色法(物质现象)、不相应行法(非精神、非物质的生灭现象)、无为法(不生不灭及与真理相应的现象)等五类,进而细分为一百种,以此说明心法是识自体,与识相应;色法是心识变现;不相应行法是区别于、色的假立;无为法是前四类断染成净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095238621.html
  • 一念三千和圆融三谛

    三谛圆融”。  一念三千的念,就是我们前面谈到的念头。这个小小的“念”可以贯穿唯识学的心法、色法和有法,也可以贯通不相应行法和无为法;这个小小的“念”,在《起信论》中,一面可以是真如门,一面可以...我”的根子在于八识中的末那识,修行的最大障碍也在于这个末那识。  在唯识学的论述中,要断除或转变烦恼是极为艰巨的,时间也是漫长的,因为末那识在人们的精神中根深蒂固,是那么的难以动摇,不仅有“见断”的...

    冯学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10739362.html
  • 三性与唯识

    ,解或不解有什么影响?即是何必求解?既然能解与能不解也是有法依他假有之法,同时离不开法性;那么何必非求解而摈弃不解?解与不解是知识上的事不见得就是生活上的问题吧?佛者是以智慧得解脱的。此重关键就是...等等。这些不外是手续。至多属于如不如,而非如的或不如的。凡是差异歧出的所在,可以说私而不公。   佛者所谓理乃指一切法实相,即是清净无为真如理。窥基说:‘理谓实际,二空显;显其自(大乘)理。’(...

    韩镜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0647428.html
  • 《俱舍论》界根二品分析

     二.根品   《根品》分三大部分,首先讲解二十二根。诸法作用最为增盛名根,共摄有二十二种。其次讲解五位七十五法,这是对宇宙中一切法的归纳、总结。其中属于色法(即物质)的有十一种,心法即六识,有法...四十四法(除受、想二心),加上不相应行法十四种;识蕴则统摄六识心王。由于五蕴不摄无为法,因此,包含的只有七十二法,如下示:     色蕴(十一):五根、五境、无表色     受蕴(一):受心...

    朱晓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25649737.html
  • 《俱舍论》略史及纲要

    其次讲解五位七十五法,这是对宇宙中一切法的归纳、总结。其中属于色法(即物质)的有十一种,心法即六识,有法四十六种,不相应法十四种,无为法三种。而这七十五法并非个别的独立存在,而是存在于相互关联的...,指的是此无漏慧相应等二十八法;三是方便对法,指的是有漏的生得、闻、思、修四慧;四是资粮对法,指的是《发智》、《六足》等阐发“对法”义理的诸论。而不承认境界对法——四谛,和果对法——涅槃。以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35452454.html
  • 佛教是纯理智的宗教

    心理作用(百法明门论称之为有法),佛教对此研究得很精细,远非现在的心理学能企及。今假定我们听一个音乐家演奏某一个名曲,耳识就辨出它的旋律,意识随即分别出它的情调,由此引起许多,使我们感觉到...有法空观、唯识观、法界观、圆顿观,和观无量寿佛经举出的十六种观法。其中有观想佛教义理的,也有观想物质形态的。如不净观的对象就是人身的构造,九想观的对象是人死后身体败坏的过程。十六观的第一观名落日观,...

    尤智表居士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50652622.html